貴州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30項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獲國家推廣
- 作者:王淑宜
- 來源:天眼新聞
- 發佈時間:2020-11-28 00:21:29
記者從貴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推廣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環境治理體系等14個方面、90項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其中,我省13個方面30項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列入推廣清單,具體如下:
1.多類型自然資源資產統一確權登記制度
2.梵淨山世界自然遺產保護管理機制
3.構建生態環境大數據平台
4.生態環境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
5.按流域設置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機構
6.農村生活垃圾積分兑換機制
7.河湖長制責任落實機制
8.河湖長制+河湖司法協作機制
9.礦山集中“治禿”
10.城市生態修復功能修補
11.磷化工行業“以渣定產”
12.生態產業發展機制
13.資源枯竭型城市綠色轉型
14.綠色資產證券化
15.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態補償機制
16.重要水源工程生態補償機制
17.水電礦產資源開發資產收益扶貧機制
18.生態護林員意外傷害保險
19.單株碳匯精準扶貧機制
20.地域與流域相結合的環境資源審判機制
21.長江上游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
22.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調解、懲戒機制
23.生態恢復性司法機制
24.生態環境保護人民調解委員會
25.生態文明律師服務團
26.制定省級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
27.省級人民政府向省人民代表大會報告生態文明建設情況制度
28.人大監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機制
29.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
30.建立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
1.多類型自然資源資產統一確權登記制度
2.梵淨山世界自然遺產保護管理機制
3.構建生態環境大數據平台
4.生態環境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
5.按流域設置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機構
6.農村生活垃圾積分兑換機制
7.河湖長制責任落實機制
8.河湖長制+河湖司法協作機制
9.礦山集中“治禿”
10.城市生態修復功能修補
11.磷化工行業“以渣定產”
12.生態產業發展機制
13.資源枯竭型城市綠色轉型
14.綠色資產證券化
15.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態補償機制
16.重要水源工程生態補償機制
17.水電礦產資源開發資產收益扶貧機制
18.生態護林員意外傷害保險
19.單株碳匯精準扶貧機制
20.地域與流域相結合的環境資源審判機制
21.長江上游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
22.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調解、懲戒機制
23.生態恢復性司法機制
24.生態環境保護人民調解委員會
25.生態文明律師服務團
26.制定省級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
27.省級人民政府向省人民代表大會報告生態文明建設情況制度
28.人大監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機制
29.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
30.建立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
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實施大生態戰略行動,加快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持續深化生態文明改革創新和實踐,進一步強化改革系統性協同性,加強與其他試驗區學習交流,總結凝練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加快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不斷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水平,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淑宜
編輯 楊靜
編審 李玉紅
編輯 楊靜
編審 李玉紅